首页

原味棉袜运动鞋

时间:2025-05-28 23:38:39 作者:杜苏芮、苏拉、海葵被“除名” 台风名称为什么会被替换? 浏览量:59694

 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,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。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、支撑力,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、概括,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,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,为推动高质量发展、赢得发展主动权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引和行动指南。需充分认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意义,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。

 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由之路。当今世界,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,主要国家科技竞争空前激烈。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、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,从根本上说,还是要依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。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,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。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,这种创新突出了高科技、高效能、高质量特征。发展新质生产力,能够通过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、颠覆性科技创新更新迭代,以及数字化技术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和创新成果的广泛应用,催生新的创新模式,营造开放创新生态,全面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,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。

 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。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。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质优,其与传统生产力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其摆脱了依靠大量资源投入、高度消耗能源的传统发展模式,通过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方式、生产组织形式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。在优化产业结构上,新质生产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,助力我国经济逐渐向知识密集型、技术技能密集型的发展模式转型,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。在优化资源供需匹配上,精准的数据分析和先进的管理工具能够实现对市场需求的精确预测,确保资源供应与实际需求的配置效率不断提升。

 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赢得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抉择。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、劳动资料、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,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、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、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,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。随着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,新一代信息技术、先进制造技术、新材料技术等融合应用,新兴产业、未来产业抢占发展先机,必将孕育出一大批更智能、更高效、更低碳、更安全的新型生产工具,进一步拓展生产空间,丰富生产工具的表现形态,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。

  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,必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,提升生产要素配置效率。一是加快培育高素质人才。推动教育、科技、人才有效贯通、融合发展,打造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新型劳动者队伍。深化各领域多学科深度融合,完善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合作机制,大力培养一批具备国际视野、熟悉产业现状、把握世界科技大势、善于统筹协调的世界级科学家和领军人才。二是持续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。既要尊重科技自身发展内在规律,又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,推动科技创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、面向经济主战场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,不断拓展科学技术的广度和深度。三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。产业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,发展新质生产力需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,加大创新力度,培育壮大新兴产业,超前布局未来产业,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。四是着力构建系统性政策支持。科技创新本身意味着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,需要通过资助科技计划项目、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、设立政府引导基金等方式鼓励支持先发企业加大创新力度,以更好保障知识产权为创新者减负鼓劲,激发创新创造的内生动力。(经济日报)

  (作者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) 【编辑:付子豪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法国总理访问加拿大 两国今年将启动部长会议

支原体感染在今年6月至7月出现了一次小高峰,8月下降后,9月又现增加趋势。由于支原体感染容易导致支气管炎和肺炎,所以家长要注意。

广西友谊关边检站单日查验出入境旅客破万 创近五年新高

近日,咸阳武功网民杜某为泄私愤,在网上发布辱骂他人的视频内容。目前,武功警方依法对杜某进行了批评教育,责令其删除了相关内容。

港澳各界举办丰富活动迎国庆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
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,也是一项充满风险挑战、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宏伟事业,必须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、共同建设、共同享有,紧紧依靠全体人民和衷共济、共襄大业。”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,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画好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的最大同心圆,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,稳扎稳打、善作善成,中国号巨轮定能乘风破浪、扬帆远航,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定能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。

强监管来袭:国信证券18天收两份警示函,券商密集接罚单

相关报告显示,2022年,我国7岁及以上年龄人群中,每周至少参加1次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为67.5%,较2014年增长18.5%。国民对体育健身目的认知更加全面,91.0%的儿童青少年、87.2%的成年人和53.6%的老年人认为体育健身具有积极作用。

【中国焦点面对面】“春季外交”掀热潮 五洲宾客纷至中国

三、湖北公安机关查处一起“造黄谣”案。2024年2月,有网民传播某网红“下海”卖淫等谣言信息及淫秽视频,恶意“造黄谣”对相关当事人实施侮辱诽谤。公安机关查明自媒体从业人员聂某鹏为吸粉引流,收集色情信息,恶意拼接“造黄谣”文章,使用微信公众号发布,并在多个微信群转发炒作,导致该信息大量传播。目前,湖北潜江公安机关已对聂某鹏采取刑事强制措施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